照片来源:REUTERS

照片来源:REUTERS

2022年11月24日,新疆一幢高层公寓发生火灾,官方报告造成10人丧生。民众质疑封控措施阻碍了救援,官方否认。 

 众怒的矛头迅速指向实施了近三年之久的新冠清零政策,反对清零封控的白纸运动如暴风雨席卷中国。抗议者手举空白A4纸,无声抗议当局对自由的钳制,以及将人们的无奈与愤怒一次次消声的言论审查。 

白纸运动直接或间接促使中共当局解除新冠清零政策,然而多名参与者事后遭到秋后算账。一些亲历者逃离中国,他们在海外继续讲述白纸运动的故事,延续白纸运动的精神。 

“不要核酸要自由,不要独裁要民主。” 

“习近平下台,共产党下台。”

人们在疫情三年中被压抑的不满在新疆火灾后达到顶点。从乌鲁木齐到北京,从上海到成都,2022年11月26日至28日,中国至少有22个城市爆发了至少43起抗议活动。与此同时,声援活动也蔓延至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 

白纸运动一周年,那些亲历者与抗争者 

“他们说,你不拥护共产党,就是你有病。” 

张俊杰

张俊杰曾是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大一学生。他因参与白纸运动被学校强行以“生病”为借口请家长带回原籍,后又被江苏南通公安部门以疫情隔离为由送进医院,被迫服用抗精神病药。 

 “​​从12月1号到12月6号,整整六天,我都被关在发热门诊。当时我的父亲回去了,我的祖父还在那边,中途有三个护士,他们轮流负责看着我,将我整个人绑在床上,然后手脚都绑住。后来因为我当时在反抗,就把我的整个胸口那边都给捆在床上,之后包括给我强制打针(镇静剂),吃(镇静)药。 ” 

 两度被“精神分裂症”的张俊杰恐于当局加害,在被送回家后着手出国计划,于今年8月逃离中国。他目前在新西兰一所大学学习。 

人在海外的张俊杰在修读学业的余暇,继续投身于捍卫民主人权与自由的活动。 

“希望有天在阳光下
辨认彼此。”

黄意诚

现年26岁、来自上海的黄意诚也是极少数成功逃出中国、具名受访的白纸运动亲历者。 

2022年11月爆发白纸运动时,他在上海参与抗议,一度被公安带上大巴,遭到殴打,后于混乱中侥幸逃走,并于今年3月底成功逃往德国。 

逃离中国的黄意诚,精神创伤并未因此消减——中共当局找上他在国内的父母,称他在海外从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活动。这一年来,他勇于发声,并持续采集许多白纸运动亲历者的证词,希望透过这些证词,呈现白纸运动的全貌和真相。 

“米兰·昆德拉说,个人与独裁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我还在收集这些人的记忆。我想,未来某一天,也许所有人都能在阳光下辨认彼此。”  

REUTERS

REUTERS

“我们在言论自由的地方
更要站出来。” 

张津睿

白纸运动爆发后,在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念书的张津睿,和一些中国留学生组织了几场悼念新疆火灾、声援中国白纸运动的活动。 

他说:“我觉得他们在(中国)那种环境下都勇敢地站出来了,并且只用一张白纸指出来这种专制的荒谬。那我们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地方,我们更是要站出来,我们要支持他们。” 

不过他坦言,即便在美国这样言论自由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在参与被中国政府视为敏感的活动时,也不能完全免于恐惧。 

“我们很多在这边的学生,出去抗议的时候,他们都会穿上黑衣服,然后戴上口罩,戴着墨镜,就是你看不出来你是谁。这个点和在中国你看到的走出去抗议的人是很像的,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害怕共产党,我们都害怕有一天共产党就是会找到我们,然后把我们抓走。” 

但是他认为,白纸运动的一个意义在于,他这一代的年轻人当中不乏保持独立思考并且足够勇敢的人,他们有可能带给中国更多的改变。 

“与你进退也共鸣。”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2022年末,在中国民众与北京当局围绕严苛的清零政策激烈对抗期间,旅居意大利的90后艺术家“李老师”被时代“意外”推到了前线。

他的推特账号“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成为汇集、传播这场以白纸为标志的公民抗命运动的枢纽。

“大家都在想要把信息交给你,让你告诉大家他们所在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他说。“那几天,眼泪一直在流。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个眼眶都是湿的。”

他震惊于中国民众的勇气,亦感动于人与人之间在面对公权力与警察抓捕时的互助。那一刻,他感到自己不再孤独。

然而,当人们的生活回归正轨之时,他却再也回不了家,成了一个“没有未来的人”——警察找上他在中国的父母,他在中国的银行账户遭到冻结,人在海外的他还遭遇过死亡威胁,被迫多次搬家。

但他说,他一点也不后悔。过去一年中,他看到中国的公民意识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惧怕站出来,如今被迫流亡海外,他愿意作为一名见证者,陪着这个国家的人们一步步走下去。

“It's my duty.” 

施颖

2022年11月27日深夜,当人们聚集在北京亮马河畔悼念新疆火灾的逝者,并且高呼“解封”、“不要封控要自由”等口号时,施颖就在现场。

她穿过警车和警察对周边道路的封锁,加入抗议示威的人群当中。“我没有半点犹豫,”她说。“当时我就是想要参加,我就是要进入那个人群。”

北京出生长大的她,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去过1989年民主运动的天安门广场,看到过共产党政府对民众抗争的残酷镇压,这几十年来她似乎一直在等待着这样一个时刻。

“我们参加白纸运动也好,对于我们未来的这个国家的改变,做一些尽自己所能的一些事情也好,我觉得核心就是It's my duty,就是你永远你不可能放弃你的责任,”她说。 

“我的人生必须要
再勇敢一点。”

宋丝茗

24岁的宋丝茗来自湖南衡阳。白纸运动爆发时,她和四个小伙伴走上衡阳街头,举起白纸。她们无声抗议了40多分钟,直到被城管威胁。 

宋丝茗不讳言,她参与白纸运动并非为了什么“大我”,只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必须要再勇敢一点,不再浑浑噩噩。 

“既然是已经有人在前面做出反抗的第一步了,那我觉得我也要就尽我的一份力,”她说。“​​如果是可以做出改变的话,我是为了我自己, 我想要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说话,可以自由行走的国家。” 

REUTERS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