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总结中国的2024年,您会如何描述当下这个时代?”
2024年岁末,十位中国观察人士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同美国之音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现在的老百姓,失业的,破产的……在这种背景下,出了个‘三孩政策’,已经实行了三年,基本属于流产。年轻人不结婚,结了婚我也不要孩子,因为孩子生下来,我养不起。”
- 资深媒体人高瑜 -
在中国的政治空气越发风声鹤唳的当下,敢于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中国人少之又少。北京资深媒体人高瑜是个异数。
因为写作,高瑜三度获刑,几十年来受到的打压从未停止。今年,当局的打压来得更为猛烈。8月,她家中的宽带、手机、座机全部被切断,年已八旬的她生活陷入极度不便。
但是高瑜表示不会低头,即便四处“蹭网”也要发声,用她自己的话说,“自由和写作是我的宿命”。
“我对2024年两个字的总结就是折腾。第一是经济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再有就是治安,全国是乱象丛生,”高瑜说。
在高瑜看来,眼下中国的经济已经被折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差的”。她分析说,房地产是经济问题的根源,紧随其后的是地方政府财政危机,连带引发金融危机、企业产能过剩、社会购买力不足、失业人员激增、暴力事件频发、人口危机等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
“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四处都产生危机。给中国共产党带来的严重困难是一重接一重。”
- 经济学家许成钢 -
“2024年中国的关键词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 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许成钢说。
许成钢指出,事实上,危机在很多领域已经爆发,尤其是金融和财政方面,全世界都已经看到了。与市场经济不同的是,中国执政者用行政的方式来控制、冻结市场,使得金融财政危机以缓慢、逐渐的方式在恶化。这种恶化无疑还在进行中。巨大体量的产能过剩冲击国际市场,再返回头来影响中国社会。与此同时,当局严重限制言论自由和人的基本权利,引发大量社会危机。
“过去几年来,习近平的各种奇葩政策一步一步地把大家逼成这样,这些不是靠拿几万亿出来就能挽回的。”
- 时政博主老周横眉 -
“这次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政策是中共的终局之战,” 在防火长城内被封杀的时政博主老周横眉说。
这位现居新加坡的博主指出,民营企业家信心崩溃,外资去中国化,人民对未来失去信心,连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不得不第一次在态度上承认中国经济出现了问题。
“我感觉他们看到了最新的内部数据,是真的慌了,”他说。
老周横眉说,9月底中共出台史上最强经济刺激政策——从股市、房地产、货币、民生消费……印钞机开足马力试图挽救经济。尽管他们自己也知道印钱救市是饮鸩止渴,但真的没办法了。
“习近平上台这么些年,他不断地在给自己树敌。再加上他在施政方面的种种倒行逆施引起的不满,他怎么还能坐得稳呢?”
- 学者胡平 -
谈到2024年的中国政坛,现居纽约的中国学者胡平想到的关键词是“胶着” 。他认为,习近平想要维护、巩固个人独裁的野心与反习力量之间的冲突不可调和,胜负不明。
胡平说,仅从过去一年的事态发展来看,习近平的个人权力受到了相当的抵制,他的身体似乎也出了一些状况。对习不满的人遍及各界、大有人在。
他也指出,不同于民主国家透明的政治制度,在共产专制国家,反对势力的一方——谁在挑头,谁在主导,谁在发挥作用,实力如何——在胜负揭晓前都不明朗,但是人们能感知到,也可以合理地推测“应该有很强的、很广泛的反习力量”。
“他(习近平)没想到自己不是神,是个人。”
- 作家哈金 -
华裔作家、波士顿大学教授哈金用“溃败”形容2024年的中国。
在他看来,几年前习近平和他的班子稀里糊涂地让中国这艘大船进了危险区,而现在这艘船明显驶入了冰山区。
“这个船已经撞得到处都不像样,弄不好呱唧一下子可能整个船就能沉了,”他说。
哈金2021年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批评习近平贪恋权力,在任期间一事无成,不仅将中国的民脂民膏挥霍殆尽,还毁掉了几代人苦心经营的美中关系。三年后,他的看法依然如此。
“共产党他们现在这么做,这气数尽了。如果习近平要不给换下来的话,就完了这国家,就真是溃败,弄不好就一泻千里收拾不住了。”他说。
“在独裁者的阴影之下,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曾经经历的时代——一个黑暗的、贫穷的、残酷的、精神错乱的时代。”
- 作家慕容雪村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4年的中国,我会选择离乱,”中国作家慕容雪村说。
2021年,这位中国曾经最知名的网络作家为出版一本有关新冠疫情的非虚构作品逃离中国,现流亡澳大利亚。
回望过去的一年, 慕容雪村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他说,2024年的中国,经济越发萧条,失业越发严重,一些人远走异乡,一些人倾家荡产,一些人走投无路,很多年轻人结伴自杀。这一年,中国还发生了很多起恶性事件,很多无辜的人死于其中。
慕容雪村说,其实很多人知道这些人为何而死,也知道中国经济萧条的原因,甚至知道谁该为此负责,但是出于压力和恐惧,很少有人敢于公开说出来。
“哪怕仅仅是说出那个名字就可能为你带来灾难,”他说。
“中国很多时候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个政府的管控能力非常差。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很糟糕,所以导致献忠行为越来越多了。”
- 网络红人罗玉凤 -
“2024年最流行的一个词汇就是献忠了,”中国初代“网红”、润到美国后依然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凤姐”罗玉凤说。
“献忠” 的出处是明末民变首领之一、自封“大西皇帝”的张献忠。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曾在四川展开过多次大屠杀,造成人口严重锐减。近年来,他的名字常被用来指代无差别杀人事件。
罗玉凤指出,眼下中国治安状况非常糟糕,习近平的政策造成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高居不下,人们压力山大。
“当压力达到一个点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献忠行为,无差别地攻击他人;还有一个叫‘义和团’,专门攻击外国人。这种情况真的非常令人不安,”她说。
据互联网上的一份不完整统计,截至11月中,中国各地共发生90余起“献忠”事件,平均不到4天一起。
“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即将爆炸的高压锅,而这种高压也使得中国人的行为开始变得极端化。”
- 时政博主多伦多方脸 -
“如果我用一个词总结中国的2024,我觉得会是极端,” 现居加拿大的时政博主多伦多方脸说。
这位以多拉A梦形象为人所知的博主说,2024年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民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极端行为。以往恶性事件可能一年都没几次,现在“一天一小献,三天一大献”,受害者除学生、市民、外籍人士外、还有政府官员。
多伦多方脸说,另一个极端的例证是墙内一些粉红大V已经开始不满足只攻击他们这些“反贼”了,甚至开始攻击一些同为爱国大V的人。
2024年,前《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和有“反美斗士”之称的极端民族主义博主司马南先后被禁言。
“有一种‘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的感觉,让人想起了文革,” 多伦多方脸说。
“中国的经济在衰退,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在衰退,中国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在衰退,社会的秩序、社会的道德在溃败。”
- 政治学者吴国光 -
“做一个中国人不容易啊,”政治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慨叹。
在他看来,2024年的中国,“没有太阳,也没有新事,一片雾霾,一片阴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衰溃。
吴国光指出,中国当下的种种乱象是过去几年来习近平政权执政带来的累积性效应。疫情结束以后,人们原本希望经济能反弹,社会能走向正轨,但这样的预期并没有实现。当局并非不想改善经济,但他们更在意的是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政治架构、施政路线都不是为了民众的利益。
“越来越看不到希望。这就是我看到的中国的2024年,”他说。
“中国人民的灾难还没有见底。这个国家还在快速地向下滑落中。 ”
- 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 -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的2024年,我认为就是炼狱,” 流亡美国的前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说。
蔡霞指出,三年疫情后,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复苏,反而呈自由落体式地不断下滑,首当其冲的后果是底层社会民生的艰困。
于是,互联网上充斥着这样的视频:90多岁的老太太在街上卖菜,倒在自己的菜摊边,默默无声地离开人世;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风华正茂的中产精英跌入贫困阶层,失去希望,自杀、跳楼;各种暴力事件、凶杀层出不穷。
蔡霞说,中国陷入失序、混乱的乱世景象,中国民众处于水深火热。究其根源,是中国共产党75年来的极权统治、一党暴政造成的。
“只有改变一党专政制度,中国才有未来。否则这个国家的人民就如同活在炼狱中,灾难看不到头,”她说。
2024年末,美国之音也向读者、听众和观众征集你们眼中的2024中国年度关键词。这是你们的声音: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中国的2024年,我会用——漩涡,”来自中国大陆的媒体从业者Janet Tian通过电子邮件说。
她写道:“宏观环境、经济下行、国家安全至上的舆论环境、看不见的生育信心、不确定的未来之路,这些好像是难以因个体而改变的时代洪流,仿佛是一个巨大漩涡,避不开。”
生于乱世,普通人还能做点什么?
作家慕容雪村说,“在这一年的年末,在这个举世彷徨的时刻,我希望各位朋友能首先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也保护好自己的良心。”
学者胡平说:“不要求每个人能很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政见,但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因为发表了自己的政见而遭到迫害的时候,我们可以出来说一声不。”
学者蔡霞说:“尤其在艰难时世,需要大家抱团取暖,尽可能使每一个人感受到别人的温暖。让自己在精神上不要垮塌,对未来一定要相信。”
政治学者吴国光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命运来负责,来思考。希望中国的每一个民众能够在日常的每日每时中不至于遭太多罪。”
作家哈金说:“做普通的人,把生活、生计看得更重要。不要听信宣传,因为宣传很多都是谎话。”
网民free...ha说:“尽力活着。有些事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越挣扎越痛苦,力所能及活着等待光明的那一天到来。”
不是尾声
2024年初,27岁的夏巢川逃离了中国,因为参与上海的白纸运动和万圣节游行,她两度被拘押,度过了一段“地狱般”的日子。
在欧洲,夏巢川投身人权事业,重启了她人生。
“这里不像是国内沉闷、压抑、苦涩,”她说。
2024年,中国当局对上海万圣节发起大规模打压,将其变成几乎和“六四”一样的敏感日。
“我以为人们会就此作罢,但是我看到了他们的不服从,就像两年前在乌鲁木齐中路上一样,”夏巢川说。
2024年底,另一场民众集会也让人联想到两年前的“白纸运动”。
11月初,河南郑州大学生发起“夜骑开封”行动,迅速演变成一场约20万人参与,并蔓延到其它城市的群众运动。
几天后,运动被当局紧急叫停,部分高校采取封校管制。
北京资深媒体人高瑜指出:“开封这个名字有很深的寓意,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要求冲破封杀,要求言论自由。”
望着视频里那些青春洋溢的面孔,高瑜不禁想:他们中有多少人将来能找到工作?有多少人要失业?有多少人要去做建筑工人、送外卖、回家务农,在家啃老呢?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她说。
撰文:萧雨
摄像:宁路、莫雨
剪辑:宁路
网页制作:妮娜
监制:蔚然、郑裕文、宁馨